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4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煉油行業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圍繞煉油行業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提出4方面17條政策措施,著力在新發展階段通過產業升級、能源與資源高效利用、科技創新等手段,扎實構建我國煉油行業發展新格局,是指導煉油行業“十四五”“十五五”期間發展的戰略性、綜合性、指導性文件。 一、描繪了煉油行業未來綠色低碳發展的藍圖 煉油行業屬于典型的復雜流程工業體系,產業體量大、發展慣性強。過去數十年的發展過程中,煉油行業在交通運輸燃料保障、化工原材料穩定供給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目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內外環境、供需結構以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對煉油行業提出了新要求?!吨笇б庖姟穱@煉油行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從產能優化、能效管理、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等方面描繪了煉油行業2025年、2030年的目標藍圖。 在產能優化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國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億噸以內,千萬噸級煉油企業產能占比55%左右;到2030年,產能結構和生產力布局進一步優化,化工原材料和特種產品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有關目標表明,在新型能源體系大力發展的背景下,煉油行業要統籌考慮其燃料與材料雙重屬性的發揮。 在能效管理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煉油產能能效原則上達到基準水平、優于標桿水平的超過30%,到2030年能效達到標桿水平的煉油產能比例大幅提升。目前我國一小部分存量煉油產能能效水平仍然較低,未來行業的總體能源利用效率還將進一步提升。 在綠色低碳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十四五”期間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強度進一步下降,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到2030年建設一批可借鑒、可復制的綠色低碳標桿企業,契合我國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的總體目標要求,為我國煉油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明確了努力方向。 在科技創新方面,《指導意見》提出技術裝備實力要進一步增強,綠色用能、綠氫煉化、CCUS等技術要完成工業示范,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目標描繪了煉油行業實現綠色發展的關鍵技術路徑,為煉油行業碳達峰目標的實現明確了技術支撐。 二、部署了推動煉油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重點任務 《指導意見》系統性地從產業優化升級、能源資源高效利用、綠色低碳發展、科技創新引領等4方面提出了行業發展的重點任務。 在產業優化升級方面,《指導意見》指出要系統考慮原油進口、成品油供應保障、已建成配套設施等因素,進一步優化有關區域煉油產能布局,推動新建煉油項目有序向石化產業基地集中,實現集約集聚發展,并與乙烯、對二甲苯(PX)項目做好配套銜接;要依法依規推動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200萬噸/年及以下常減壓裝置有序淘汰退出;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對煉油企業產品結構調整的靈活性也提出了新要求。有關要求全面且具體,對煉油產能結構、產業布局做出了宏觀謀劃。 在能源資源高效利用方面,《指導意見》提出要引導煉油企業能效提升,推廣一批煉油行業先進節能技術;要通過廢塑料、廢棄油脂等的再利用,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煉油企業通過能效提升仍是現階段實現降碳的重要途徑。企業要從工藝角度、設備角度、操作角度全方位重視節能工作。同時,通過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不僅能實現石油資源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多次循環,也可以顯著降碳。例如運用廢塑料化學循環等技術,與使用原油作為原料相比理論上可以降低40%左右的碳排放。 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指導意見》從煉油總流程、單元工藝技術、CCUS示范應用、制氫與用氫優化、綠氫煉化、碳排放管理等多維度對煉油行業減污降碳提出明確要求。尤其在碳排放管理方面,首次提出了研究建立煉油企業碳排放與產品碳足跡數據庫。文件中既對煉油行業目前主要降碳技術手段作了較全面的梳理,也初步明確了下一步強化行業碳排放管理的有關思路。研究顯示,不同煉油企業生產同一種產品時,其生產環節碳排放相差可達3倍以上。確有必要進一步摸清底數,指導企業降碳。 在科技創新方面,《指導意見》提出了自主化工業軟件的保障能力要求,指出要加快過程模擬軟件和流程優化軟件開發與應用,以智能化手段提升煉油企業精細化管理水平。明確了開發新型煉油技術、加快研發節能降碳煉油單元技術和裝備等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指出,要積極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把建設制造強國同發展數字經濟、產業信息化等有機結合。煉油是技術密集型產業,技術創新不僅是行業實現“雙碳”目標的需求,也是煉油企業推進轉型升級、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質量、實現更好效益的途徑。我國煉油石化領域科研力量基礎扎實,但是也存在高質量科技供給不足等問題,未來應著力深入打造特色科技創新體系,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 三、指出了煉油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路徑 針對前述重點任務的部署,《指導意見》給出了推動煉油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技術路徑,為煉油行業低碳發展提供了系統化的技術支撐。 在宏觀層面,《指導意見》提出進一步加強行業管理,將組織對煉油企業的主要裝置、能效水平等進行核查,建立煉油行業信息平臺,健全信息報送機制等。為配合國家開展相關工作,煉油企業也需提前謀劃,對自身的能效、碳排放與碳足跡數據先行摸底,并持續將節能降碳納入企業的重點工作。 在能源高效利用方面,《指導意見》從能量產出、能量使用、能量回收三方面對蒸汽動力系統、換熱網絡、余熱利用新技術開發提出了新要求。保溫技術方面,特別提出了推廣可循環保溫材料等綠色保溫強化技術,更加重視材料的循環使用。用能設備方面,提出了鼓勵對加熱爐、換熱器熱效率實施診斷,并通過相關設備升級改造提升用能效率。近年來的工作實踐表明,煉油企業在專業機構的協助下開展用能診斷與優化,從單元裝置到公用工程系統確實存在較大的用能優化空間,用能效率提升空間甚至可達15%以上。 在資源高效利用方面,《指導意見》分別提出了原油資源、氫氣資源、廢棄資源的高效利用。一是針對原油資源的高效利用,兩次提到組分煉油與分子煉油,核心應是鼓勵企業通過以分離技術為核心的總流程技術優化,實現原油資源的高效利用、降低原油加工過程分子轉化用能,進而實現能耗與碳排放強度的降低。同時,正異構分離等技術的實施,可以提升下游乙烯裝置的運行效率,有利于石化產業總體節約用能。二是針對氫氣資源的高效利用,提出了推進氫氣網絡系統集成優化、強化加氫工藝選擇性等。氫氣是煉油企業除了原油之外的第二大成本要素。我院開展的有關工作表明,通過開展氫氣系統優化,煉油企業用氫效率可提升10%左右,每年創效上億元。通過提升加氫過程的用氫效率,例如采用催化劑定向硫化技術,200萬噸/年的柴油加氫裝置每年即可降低碳排放約5萬噸,創效約6000萬元。三是針對廢棄資源的利用,《指導意見》提出了廢塑料、廢潤滑油、廢棄油脂、廢棄生化污泥等廢棄有機物與煉油企業耦合加工。以廢塑料為例,我國生產生活各環節每年會產出大量的廢塑料。若能實現廢塑料低能耗、低碳排放的預處理及廢塑料油深加工,不僅可以解決廢塑料焚燒處理產生的大量碳排放,還能節約原油資源。 在關鍵低碳技術研發與應用方面,《指導意見》為煉油領域相關企業和科研院所規劃了一批重點任務,并提出要通過完善能源技術裝備首臺(套)等機制,推動科技成果示范應用。關于工業軟件開發,提出要通過精餾過程、反應過程、全廠流程模擬技術實施,提升煉油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水平等任務。關于煉油過程單元技術,提出要加快推動催化裂化、重整、加氫等關鍵技術的節能降碳進步等任務。關于末端治理,提出要推動二氧化碳轉化與固化技術開發與試點等任務。今年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國石化九江石化時,強調“智能和綠色低碳一起發展才是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提出的智能煉廠建設及綠色創新正是對總書記指示的具體實踐。 在煉油企業碳減排與碳管理方面,催化裂化裝置和制氫裝置的碳排放占行業總碳排放量的50%左右?!吨笇б庖姟穼@兩類裝置的碳減排非常重視,提出了鼓勵催化裂化余熱發生超高壓蒸汽技術,鼓勵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值得注意的是,天然氣或煤炭制取氫氣是二氧化碳重要排放源之一,碳排放強度達10—20噸二氧化碳/噸氫氣,《指導意見》提出支持建設綠氫煉化示范工程,推進綠氫替代。目前部分煉油企業已率先開展綠氫煉化示范。相信未來通過推動更多煉油行業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能夠助力行業更快實現綠色低碳轉型。 總體來看,《指導意見》以促進煉油行業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為目標,部署了四方面重點任務,為行業提出了較為全面的總體規劃和政策指引。相信在《指導意見》的指引下,煉油行業能夠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強能源資源節約,更好地服務民生用能和支撐石化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更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ㄖ惺突た茖W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院長李明豐) 李明豐簡歷 李明豐,教授級高工,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院長;中國石油學會碳中和專委會主任。主要從事石油加工、清潔能源、循環經濟、低碳經濟技術開發與管理工作。參與完成國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關、“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撐、“973”項目、“863”課題、中國石化“十條龍”攻關等,針對國家汽柴油質量升級開發的系列技術在煉油企業成功應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年來為保證未來車用燃料的持續清潔供應和行業轉型,在生物質、非石油化石能源轉化方面開展大量探索研究工作。作為課題負責人完成國家工信部石化行業“雙碳”平臺建設項目。作為主要負責人發布《邁向2060,石化行業低碳發展白皮書》。授權專利和專有技術400余件,發表專業論文100余篇,主持完成石化行業多項“雙碳”標準編制。 原標題:統籌謀劃煉油行業轉型升級路徑繪就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藍圖——《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促進煉油行業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專家解讀 |
您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促進煉油行業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專家解讀
發布時間:2023-11-01
大中小